校园网登录

新闻公告

【三下乡】走,去杨雅摇蜜——材料工程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纪实

来源:材料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:2024-08-25浏览次数:作者:刘书友

8月25日,材料工程学院“‘乡’约振兴 遇‘践’青春”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奔赴杨雅,探密杨雅的魅力。

大埠乡赣州大美大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孝冰主任告诉我们,8月28日晚7点在大埠乡初心广场将举办大埠乡第五届摇蜜节(2018年、2020年、2021年、2023年成功举办了四届摇蜜节),可惜,我们要回校准备上课,我们决定今天去杨雅摇蜜。

杨雅养蜂已有几十年历史,聚集了一些名气。2018年,由中共中央宣传部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《我们一起走过——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》十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。第二集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聚焦40年来“农业”“农村”“农民”发生的巨大历史变迁,大埠乡杨雅村蜂蜜产业有幸收录其中。

杨雅村,一个偏僻祥和的山村,怀抱杨雅水库,牵手荫掌山林场,青山环绕,空气清新,称被为赣州的“香格里拉”,海拔高度430多米,森林覆盖率90%以上,是夏日避暑胜地,旅游资源十分丰富。

从大埠圩镇,开车近50分钟,来到杨雅村,山路蜿蜒曲折。

途经杨西村时,看到路边田野3个农民在田里精耕细作。

在山脚下的杨雅发电站附近,有座依托大埠乡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,集“爱国主义教育、红色文化学习、模拟军事训练以及青少年新时代研学实践”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基地——扬帆启航青少年素质训练基地。

快到杨雅村,林间堆放很多蜂箱,着实对杨雅养蜂的震撼!

赣县养蜂历史悠久,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早在唐代,赣县生产的“石蜜”就被朝廷列为贡品,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诸朝而经久不衰。近年来,大埠乡立足资源禀赋,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以杨雅村为核心区,将周边的杨西、黄贯、夏汶、高良、大坑5个村作为辐射区,不断做大做强蜂产业,大埠蜂蜜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,中华土蜂养殖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的“甜蜜产业”。

蜜源植物丰富多样,对养蜂生产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蜜源植物有山乌桕、乌桕、柃(野桂花)、油菜、紫云英(红花草)、枇杷、漆树、五倍子(盐肤木)、锥栗、小红栲、苦槠、甜槠、冬青、女贞、杜英、野菊花、五爪金龙等,其中以山乌桕分布广、面积大、泌蜜多。

杨雅村有大量的乌桕树,是中华土蜂理想繁殖区。乌桕树蜜色质俱佳,堪称赣南第一蜜。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记载,乌桕叶和树皮均可入药,有消肿解毒、清热利湿、利尿泻下的功效,可用于水肿、臌胀、二便不通、湿疮、疗毒等。乌桕蜜因之具有解毒排毒、活血清热、利尿通便的功效。乌桕清除自由基的能力,在所有蜜源植物中仅次于杜英。自由基是机体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,具有强氧化性,可损害机体和细胞,引起慢性疾病和衰老效应。蜂蜜的主要功效来源于蜜源植物,因此,乌桕蜜能有效清除自由基,防止人体细胞受到损伤,减缓人体衰老,同时起到抗癌作用。

土蜂也就是中华小蜜蜂,也就是平时可以看到非常小的蜜蜂,为什么需要保护土蜂呢?因为现在有大量欧洲蜜蜂(意大利蜂)进入中国,个头大,攻击性强,而且不会去采小花的蜜,经常会侵占土蜂的蜂房,对土蜂是一个巨大的威胁。如果土蜂减少,会直接导致大量花小的植物灭绝,对生态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破坏,森林丰密度直接下降。

“我们村主要是靠养蜂脱贫致富的,这些年来,来村里旅游和买蜂蜜的游客越来越多。”养蜂大户湛春明说。他告诉我们,他今年养了200多箱蜜蜂,预计能产蜂蜜3吨,全年养蜂约有12万元的收入。

绿色是杨雅村最大的优势、最大品牌。村落周围,群山连绵,气候宜人,山岭之中,遍布山乌桕、野板栗、野漆树等蜜源植物,当地群众祖祖辈辈就有养蜂的传统习惯。然而,由于技术落后、销路不畅等多种原因,村民养蜂一直是小打小闹,养蜂只是换个油盐钱,难以形成产业化。近年来,杨雅村立足资源禀赋,发挥优势产业特色,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,在赣县区科协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在驻村帮扶单位江西省财政厅(原驻村)、招商银行赣州分行(现驻村)的帮扶下,杨雅村“两委”班子把蜂产业作为杨雅村的农业主导产业来抓,通过举办“蜂蜜节”和蜂业科技交流论坛、打造 “蜜蜂广场”、建设蜂蜜加工厂等形式,不断做大蜂产业,全村目前有养蜂户60余户,养蜂规模达5000余箱,建立养蜂专业合作社3家,年产蜂蜜约75吨,蜂产业年产值达300万元人民币,成为赣南养蜂第一村。

曾经这个“地荒、房空、人少”的“空心村”,如今却变了模样。

有这么一批年轻人,他们怀揣着难以忘怀的乡愁,赶上乡村振兴的“快车”,回到故乡。他们为村子发展带来了光与希望,让杨雅这片沉静的绿色田野,涌动着创新创业的热潮,搅活了一方“热土”。

每个人的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回避又值得深思的问题,职业规划就是其一。尤其在疫情冲击和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,青年人的职业选择越发重要。对于一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,选择在外打拼或回乡创业也成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。青年人怎么规划自己的未来?乡村振兴建设和他们有什么内在关联?选择返乡创业的青年,怎样才能做得更好?

“赣鄱乡村好青年”80后湛泾,2015年大学毕业后曾在银行工作。她是在杨雅村水库旁的一个院子中长大的,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,至今是她最柔软、最有温度的回忆。她的宝贝“朵儿”出生后,为了给女儿创造一个有别于城市喧嚣的美好童年,湛泾做了一个大胆地决定:放弃稳定的工作,回到故乡,修缮老院,开启一段自己想要的生活。于是,以朵儿命名的“朵儿庄园”,重新回到了湛泾的生活里。一个果园,几栋老屋,是“朵儿庄园”的全部,也是一切美好的开始。

“朵儿庄园”院子后面,有一个挂满了金灿灿脐橙的果园,这是他们的自有品牌—“朵儿橙”,在“局部范围”内,已小有名气,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和用户。随着赣南脐橙的广受欢迎,掺假、催熟等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。但据湛泾介绍,“朵儿橙”从橙树发芽、开花、结果到成熟,全程由果农精心照料,施有机肥,无除草剂,并坚持自然树上熟,直到11月末才上市。“朵儿橙”虽然只是这个不大的庄园中唯一产品,但是湛泾以打造品牌的心来呵护它的成长。“朵儿橙”每个橙子上都有原产地防伪,橙子从果园摘下到用户手中,需要经过坏果淘汰、分拣筛选、洗果、糖度测试等多道程序,且全程不打蜡、不入冷库、不使用化学保鲜剂。“朵儿庄园”推出“专属定制”服务。1299元可获得拥有以自己命名的橙子树一年的收成(默认朵儿橙精品果10斤装10箱,榨汁果20斤1箱),每棵树都有专属的GPS定位,专属橙子树牌以及唯一身份ID。春生夏长到冬日满树橙香,这些美好24小时都能看到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朵儿庄园”偏具艺术风格的logo,其实是源自朵儿的涂鸦。“朵儿橙”产品上的绘画,也是朵儿的生活照;很多宣传插画,也都是源自“朵儿庄园”一草一木,一猫一狗。这些“美好”的背后,都是“朵儿庄园”

创业之初,湛泾尝到了传统农业的“苦”,不懂技术、传统销售模式等都成了“拦路虎”。在大埠乡政府的牵线搭桥下,湛泾钻研技术、调整思维、完善销售,以“生态农业+乡村旅游+互联网”为主线,大力发展旅游、养蜂等产业,当地农户大幅增收,曾经群山环抱、偏僻闭塞的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村”“富裕村”。

进入全面乡村振兴后,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是重要课题。宜信公益搭建数字模型,发起杨雅蜂箱公益认领活动,通过线上渠道帮助蜂农销售农产品的同时,用数字技术改善农户养殖现状,升级养蜂产业全业态,为杨雅安上智慧的眼睛,让更多的人了解杨雅蜂蜜、吃上杨雅蜂蜜、爱上“赣州香格里拉”。

智能蜂箱根据“开源-智能蜂箱”项目原型,结合实地的传统蜂箱结构,盘活实地资源,并结合功能优化2D设计。配置智能蜂箱设备与阿里云NQTT服务器通信,实时在平台上可以查看包括温度、湿度、声音分贝值等功能的蜂箱数据。结合基础套件安装,实现“数据上云”服务。基于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实现蜂箱数据的可视化,并通过搭建“fablab-yangya”网站,发布实时蜂箱数据,实现智能蜂箱基础运维。无论在何处,都能通过域名访问数据,了解大山里的蜂箱情况。

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,越来越多像湛春明、湛泾等敢闯敢拼、不懈奋斗的青年人才回到乡村、扎根乡村、建设乡村,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。

经过近些年来的大力推广,大埠乡杨雅村在整个江西省内、赣州市区也小有名气,每当看到慕名而来的游客时,湛泾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,并邀请他们到朵儿庄园参观、品茶,带他们感受杨雅村的自然之美。“只有家乡越来越好,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富裕,那我这个人大代表才算没有白当嘛。”湛泾说道。

有首儿歌叫《劳动最光荣》,里面有这么一句:“小蜜蜂采蜜忙,幸福的生活哪里来,要靠劳动来创造”。只有辛勤的劳动,才能换来富裕的生活,这对生活在杨雅大山深处的农户来说,他们的体会尤为深刻。湛泾一路走来,她做出了自己想要的选择,也证明了青年能为乡村的未来带来冉冉希望。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曾说,“我们始终认为人才会选择留在有发展、有未来的地方。农村不管是哪一类人才的培养和保留,关键问题还是要发展乡村,振兴乡村。”

对于心中真正有热爱、有希望的青年人也是如此,在尝试和热忱中选择自己的路,脚踏实地方能走出一片天地。乡村振兴将不再仅存于大家的脑海和嘴边,而在每个人的汗水中和脚下。未来会由更多青年造就,而乡村终会成为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动选择。

“多想和你一起展翅高飞/看遍杨雅美景/有你相随/不管前方有多少风风雨雨/月光下我们约定/杨雅再相会……”杨雅蜂食品加工厂技术总监湛诗平深情地给大家演绎了原创歌曲《杨雅情歌》,展示了杨雅村的魅力。

(撰稿:刘书友;图文编辑:万丽婷;责任编辑:温春燕;初审:刘书友;复审:李琪;主审:曾卫平)



版权所有:yL23411永利(集团)-官网登录    赣ICP备20002229号-1   赣公网安备 360701020001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