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网登录

新闻公告

【三下乡】大埠耕读文化传承——材料工程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纪实

来源:材料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:2024-08-25浏览次数:作者:刘书友

8月25日,材料工程学院“‘乡’约振兴 遇‘践’青春”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来到大埠韩氏宗祠,领略家族文化传承。

过去,在客家乡村,每当清风月明之夜,常常会听到孩子们传诵着这样一首童谣:“月光光,秀才郎,骑白马,过莲塘……放条鲤嫲八尺长。鲤嫲头上撑灯盏,鲤嫲肚里做学堂。做个学堂四四方,兜张凳子写文章……”这首童谣在客家地区普遍流行,寄托着长辈们对子弟读书有成的热切期望,形象地体现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。

亦耕亦读,耕读传家,是以前客家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。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,使他们认识到:要生存,只有勤于耕稼;要发展,只有读书有成,舍此别无他途。

大埠韩氏宗祠,据记载重修于清乾隆三十年(公元1765年),清光绪二十一年(公元1895年)又进行了修缮,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青砖古瓦,三进二井,雕梁画栋,院墙外有照壁,门楼有三座,皆巍峨高耸,正门上书“魏公门第”,另一侧门上书“德星门”,标志着韩氏家族昔日之辉煌。虽经数百年风雨沧桑,今天仍然使每一位走近它的人感到震撼!

什么是德星呢?德星有两个释义:一是古时以景星、岁星等为德星,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,则德星现;二是喻指贤德之士。

此宗祠与赣南其它地方所见宗祠最大的不同,其屋顶是徽派建筑的马头墙,但整个门楼却是北方风格,两侧有厢房,远远望去,不仅恢弘大气,而且显得古朴厚重,各种建筑工艺、彩绘艺术、雕刻工艺积聚于门楼,实属少见。

祠堂周边有几株青枣树,硕果累枝,在阳光的照耀下,愈发诱人。祠堂的前方不远,秀丽的桃江水从祠前环绕而过,周围龙盘虎踞。

据村史及族谱记载,该村始建于宋代,因韩氏建村,故名韩村。此村韩氏乃北宋名臣韩琦之后裔,开基始祖为韩明可,传三十余代。

韩琦,相州安阳人,北宋名相、政治家、词人。宋仁宗天圣五年(1027年)进士,历任将作监丞、开封府推官、右司谏等职。

韩琦对北宋的贡献很大,上定国策,下抚百姓,兢兢业业,恪尽职守,顺民意,得君心。他性情耿直,敢言直谏,在任左司谏时,曾一纸弹劾,将四位宰执拉于马下,即历史上有名的“片纸落去四宰执”,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,在朝野颇负盛名。

熙宁八年(1075年),韩琦去世,年六十八。宋神宗为他御撰“两朝顾命定策元勋”之碑。追赠尚书令,谥号“忠献”,配享宋英宗庙庭。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。

历史上的大埠韩氏家族,自古耕读传家,诗书继世,人才辈出。韩景元先生是地地道道的韩村人,退休前曾任赣州地区体委主任、文化局局长等职,退休后,怀着一颗赤子情怀,执着家乡人文史地考察踏访,特别是对大埠暴动史研究情有独钟。他为了深入了解大埠暴动来龙去脉,自费购买各类有关赣县的地方史志资料,虚心向专家请教,更令人感动的是,他不顾年事已高,不顾山高路远,早出晚归,披星戴月,自费深入深山老林中的村落考察采访,他早已踏遍大埠的各个田间地头和山头角落,说起大埠的人文掌故和历史传说,特别是大埠暴动史方面,韩景元先生口若悬河,如数家珍,娓娓道来。他撰写的《大埠惊雷——纪念大埠农民武装暴动85周年文集》得到业内有关领导、专家的高度评价,该书也是目前研究大埠暴动最全面、最翔实的资料,出版后,多次印刷,深受广大读者好评。

下马石村地处桃江河畔,从名字上来看,就知此村不俗。下马石这个地名的由来,缘于历史上出了一个邢部尚书刘士祯,只可惜具体年代不祥。此村在村口设了“下马石”、“拦轿石”,一般的地方文武官员到了村口,骑马者下马、坐轿者下轿。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,能做到让地方文武官员下马、下轿,肯定不是一般的地方小官,必定是朝廷大员。

下马石村历来文人辈出,历代子孙村民中多有精通书法之人,大埠乡党委政府深入发掘下马石文化底蕴,以打造弘扬刘姓、蓝姓宗族文化,阁屋地理传说及大埠农民书法协会等人文要素为为重点,努力打造人文下马石。

2017年9月,经赣县区广电局批复成立赣州市第一家农民书法协会。大埠农民书法协会由大埠全乡十四个村的农民书法爱好者自发组建,协会的成立主要目的是传承传统,陶冶情操,光大书法。协会在创作书法的同时还对全乡所有书法爱好者进行免费教学,确保中华瑰宝、毛笔书法后继有人,发扬光大。

村里的毛泽东诗词墙,是大埠农民书法协会爱好者在这里书写了毛主席一生所写的全部123首诗词并临摹到沿线围墙上,每一首诗词配上了一幅主席创作年代的生活照片,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的当年风采。

(撰稿:刘书友;图文编辑:万丽婷;责任编辑:温春燕;初审:刘书友;复审:李琪;主审:曾卫平)



版权所有:yL23411永利(集团)-官网登录    赣ICP备20002229号-1   赣公网安备 36070102000115号